“一部手机,一声铃响,一串数据,就连接起了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这发展的速度可不得了!”64岁的刘献凤说,“10年前可想象不到今天的便捷。现在手机在身边,心里就踏实。”

过去10年以来,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身边的变化。

今天,数字经济几乎连接上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从智慧城市到数字社区,从智能产业到数字产品,“数字”拓展着智慧便利生活的边界,为普通百姓步入中国式现代化生活赋能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▲潘家园街道刘献凤(左)和彭玉萍(右)用智能手机上的录歌软件,在社区活动室内高歌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。图/朱浩铨

早上好

北京潘家园街道松榆里社区的活动室里,老年合唱团正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排练。合唱团是社区退休居民自发组织的。“退休了,大家一起唱唱歌,图的就是个开心。”彭玉萍说。

今年63岁的彭玉萍,上午刚从医院复查回来。早上8点多出门,不到10点就顺利完成所有检查,还赶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新曲排练。

“以前上医院,光排队的时间都不止这些。尤其是秋冬,天还没亮,冷得很,医院门口都是排队的,一排就是一两个小时。开门才能挂号,还不一定能排上。现在手机上就能预约,特简单。我今天连医保卡都没带,用的是电子的。”

在彭玉萍的记忆中,不仅是医院门口,银行大门、缴电费的邮局、购买公交月票的窗口似乎也总是还没开门就排起了长队。“以前出门‘身手钥钱’(身份证、手机、钥匙、钱包),一样不能少。现在,一部手机足矣,甚至连买菜都不用出门咯。”

社区周边的生鲜超市,最近创建了“买菜群”。彭玉萍介绍,当天新鲜的蔬果不仅平价,还常有优惠活动。若有需要的食材,在群里报个清单,店家就给顾客预备出来,到店取也可以,请人送到家也行。“新鲜又省事儿!现在早上我也有时间在楼下练练太极拳和八段锦,舒服舒服。”

“你看那冬奥会餐厅,智能机器人都用上了,端盘子端菜的。”同在活动室的刘献凤接着感慨,“说不定以后给咱送菜的都是智能机器人,直接送到家门口。我觉得这个时代变化还会带来更多的意想不到。”

合唱一曲接着一曲,整齐划一、悠扬回转。排练休息间隙,刘献凤拿出手机,打开自己在家录制歌曲的软件,“昨儿我和玉萍用这个软件合唱的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二声部的。听听,咋样?”熟悉的旋律响起,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。

“年轻的时候我就喜欢跟着录音机哼哼歌,现在网上能上课,在手机上学唱歌特方便。”自从换了智能手机,刘献凤感觉自己的退休生活“可充实了”,周边的朋友也都说她看上去更时髦更年轻了。

最近,刘献凤还学会了手机购物、订票。“我和玉萍下周约好去电影院看《我爱你!》,听说是讲老年人生活的,票我都在手机上订好了。”

中午好

午餐是一天中承上启下的一餐,中午也是外卖小哥最繁忙的一段时间。

“70号外卖!”

街旁小店,外卖小哥闻令取餐。扣好外卖箱、跨上电动车,给老板打了个招呼,穿梭在街巷,准备迎接客户的五星好评。

店内,网约车司机刘师傅一抹嘴,“吃好了”,掏出手机,扫码支付。走出门口,“好搭档”安静停在路旁。启动车子,将空调调到最舒适的温度,打开网约车软件,“准备接单”,开始了下午的忙碌。

刘师傅从事网约车行业已近10年,早上6点出车,时间跑满才收车,风雨不间断。

“时间跑满的话,一天能接20单左右”,刘师傅习惯在开始工作前看好导航,规划好主要行驶的时间地点。

早高峰之前可以先跑跑到机场、火车站的预约单;早高峰时要提前看好市区的易堵点,上午的乘客行色匆匆,要尽量安全、快速地把他们送到目的地;中途要在哪里收车,下午该从哪里开始接单……都需要提前规划好,“这样在路上跑,心里才踏实。”

如果说汽车是刘师傅的“好搭档”,那导航就是他驾驶路上不可缺少的“好帮手”。即便是轻车熟路的老司机,也离不开它的帮助。

“现在,导航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了!哪个地方堵车,哪条路最省时,就连红绿灯的倒计时都能准确告诉你。有的地方限制车速或出现突发状况,还能提前提醒。北京这立交桥,要是没个导航,不认路,半个小时都转不出去。”

▲新疆餐厅正在直播的凯丽比努尔图/朱浩铨

晚上好

夕阳退场,忙碌的一天从晚餐开始落幕。

在一家新疆美食餐厅内,维吾尔族姑娘凯丽比努尔在餐厅的舞台上载歌载舞,欢迎来客,与大家互动。

民族舞蹈轻盈优美,一曲结束后,凯丽比努尔坐到舞台旁的“直播区域”,对着手机开始直播,“欢迎大家来我们的餐厅”。

“有没有团购套餐”“咱们家推荐菜有哪些”……直播间的观众积极互动,询问餐厅地址和特色菜品。“包菜炒馕、手抓羊排,近期还推出了麻椒鸡肚包肉团购套餐……”

正在请闺蜜一起用餐的高雅迪,就是通过凯丽比努尔的直播,发现并“种草”了这家“宝藏餐厅”。同样是通过凯丽比努尔的直播,老食客张先生体验到了年轻人口中的团购套餐。

有关新疆美食的直播仍在继续,穿过巷子,走过小院,再绕几个弯,这家隐藏在居民楼间的川味家常菜馆突然火了。

“我们现在等了有半个小时,前面还有十几桌。”

庄女士和她的先生是这儿的老熟客。等号间隙,她还当起了小馆的义务讲菜员,平日,这间家门口的小店,她也是逢人就推荐。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时,他们总会到店里打包上一份招牌水煮鱼。“鱼片嫩滑,辣椒鲜香,十几年了仍然是价格实惠味又好。都是街坊生意,没见过像今天这么多人。”

店外,新食客们带着“今天不吃到就不走”的执念,源源不断朝小店走来。店里,拿号、等位、用餐、结账、叫号,摩肩接踵,人声鼎沸;铁锅的爆炒声,店员的招呼声,伴随一盘盘撒满辣椒的菜品上桌,刺激着味蕾,共同汇成一曲夏日夜晚的热辣交响乐。

热辣交响乐下,流动着小店新食客们的共同“暗号”。一首相同的背景音乐,一条相同的短视频,一句“你也是吗”,将拼桌的年轻人变成许久未见的老朋友。

店员花大姐操着地道的川渝口音,招呼着新落座的顾客,“下午4点都坐满啦,开始还不晓得为啥子这么多人。后来好几个客人拿视频给我看才晓得,原来是‘上抖音’喽!”

7月15日,知名探店博主“特厨隋卞”在短视频平台上传了一条探店视频,探的就是这间家常菜馆。视频中一句“真想把他家的做菜师傅挖走”,当天就引得无数食客顺着网络来尝味。

打开短视频,点上探店博主推荐的酸菜乌江鱼、窝头小黄鱼,成了店里每个顾客的标配。

当越来越多的优质“种草帖”成为人们“长草”的参考时,顺着网络来淘宝的人们,将曾经的文玩“鬼市”变成了当下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。

支起一张小桌或在地上铺块布,再带上一盏照明小灯,一个摊位便诞生了。周五晚的潘家园夜市,东、西两侧广场上,数百盏照明灯齐聚,照亮一个个摊位的同时,也点亮了夜晚的潘家园。

当夜市拉开帷幕,古玩杂项目不暇接;老式相机、玩具手办琳琅满目;手作耳饰、穿戴美甲等各式各样的DIY饰品别出心裁。

有的摊主,线上线下带货、吆喝两不误,变着花样吸引顾客的目光;也有摊主稳坐马扎,并不着急吆喝生意,倒像是见老朋友似的和顾客们拉起了家常。

顺着市场西北门往里走,你就能看见“95后”摊主潘潘精心布置的小摊。

小摊上,摆满了她做的小饰品。彩色糖果般的小珠子穿成的挂链,是装点手机壳、老式相机的绝佳选择;软陶做成的耳饰色彩丰富,是今年大热的“多巴胺穿搭”的不二搭配。

“暑假到了,最近的人特别多,周五晚上的摊位全凭手速在小程序上预订。”

潘潘并非一名全职摊主。一周当中,她只有趁着周五下班后到这里练摊。每个周四上午10点,都是她最紧张的时刻。当小程序整点开放线上预约,无数台手机同时锁定“预约界面”齐齐开抢,几百个摊位瞬间秒没。

一家卖老式相机的摊位前,围满了试机、选机的年轻人。来自青岛的晨晨,刚从摊上淘到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老式相机。

“想买好久了!正好在北京旅游,又在‘小红书’上看到了摊主的预告,特地赶来了!”

在社交平台上,“白天逛胡同,夜淘潘家园”的旅游推荐,已成为今年夏天不少年轻人感受京味儿文化的新选择。

夜渐渐深了,潘家园文化夜市却仍灯火通明。

居民楼间川味家常菜馆小店里,花大姐一口气抱着三大盘菜,在窄小的过道间来回穿梭。“现在乌江鱼、小黄鱼都点不了,卖空喽!”她一边忙着叮嘱刚进门的顾客,一边念叨着,“忙晕哦!忙晕哦!”上扬的嘴角整晚就没下来。

刘献凤将合唱团白天录好的新歌剪辑并分享到朋友圈里,邻居亲友纷纷点赞评论。

当一大批数字技术应用走进生活,无需刻意感受,数字经济正在润物细无声地“慧”入我们的日常。一串数据,一声铃响,一部手机,宛如蝴蝶震动翅膀,将涓涓细流汇成数字浪潮,流动在城市的每个角落,每一次“震动”都在发生着细微且深刻的变化。

开了一天网约车的刘师傅在路边休息,“新单来了”,打破夜晚车内的平静。网约车平台为刘师傅接到了家附近的“顺风单”。这是刘师傅今天的最后一单,一天的忙碌即将画上句号。

(□ 《民生周刊》全媒体记者 朱浩铨 李杨诗宇)


关键词: